阅读历史 |

第174节(1 / 1)

加入书签

三郎嘿嘿一笑,“二哥我也要好吃的!”

二郎给了他一记白眼,“这几日到处吃吃喝喝,你是猪吗还没吃够?”

“没”三郎对着手指,巴巴望着二郎,喏喏道:“我是猪。”

二郎好险没忍住笑出声来,仰头望天憋了一会儿,这才没好气的答应:“行,把你的零花钱都花光,到时候你别又哭着问我为什么买好吃的不给你买。”

三郎只听前边这句,当即喜笑颜开冲上来要抱二哥,表达自己的欢喜。

二郎嫌弃的躲开,看三郎还硬要扑,赶紧跑了。

三郎觉得哥哥这是跟自己玩呢,开心的追上去,大郎和四娘当了两人的柱子,随他们绕。

屋子里顿时跑做一团,嘻嘻哈哈的,十分热闹。

刘利不巧从门前经过,见此情况,一声招呼不打,麻溜闪人,跑得比那兔子还快。

“他怎么了?”秦瑶疑惑的撇了撇眉。

刘季一边熟练的缝着要装干粮的布袋,一边幸灾乐祸的答:“兴许是带孩子带怕了吧。”

毕竟这些天出门他都把刘利和大壮带上,好让他们感受一下子拥有四个孩子的‘快乐’。

秦瑶挑眉,有点意思。

低头继续写刘家村文具厂生产计划表,习惯成自然,大脑直接把身后的吵闹声处理成不入耳背景音乐。

府城最热的那一天,放榜了。

刘季那是激动得头一晚就没睡,到了放榜日,顶着一对黑眼圈就往衙门口冲。

大郎兄妹四个也发疯似的跟着他们爹一路跑到府衙。

只有秦瑶独自一人在后面,吃着新鲜出炉的热呼烤肉饼,悠闲踱步。

因为刘季绝对不可能考得过,除非批卷官眼瞎了。

刘利和大壮来得还要早,成功挤到最前排,只等官府放榜,一抬头就能看到榜单。

看见秦瑶一家六口,大壮激动的朝她们挥手,“这边这边!”

他们帮忙占了位置。

刘季带着孩子们挤了进来,冲大壮灿烂一笑,“出来了没有?”

大壮摇摇头,“还没呢,不过应该也快了。”

刘利朝衙门门口张望,瞧见有官差拿着榜单,提着浆糊走了过来,激动的喊:

“来了来了,来了!”

秦瑶拍拍手中碎饼渣,慢条斯理用帕子擦干净手,像是一颗深深扎根在地里的树,任凭周围的人如何推搡拥挤,不动如山。护得四个小孩可以安稳待在榜下。

刘季也没空着,看见有人挤,立马呵斥人家,说有孩子呢,挤出毛病要人赔钱。

短短一会儿的功夫,场上众人便都知晓,这有一家子横的极其不好惹,刻意避开。

官差们将放榜的一整面墙围了起来,等到同伴将榜单贴好,这才退去。

他们一走,人群一拥而上,查看名单。

为了不混淆,榜单上的中榜人信息写得非常清楚,有籍贯有家中多少人,父母是谁,妻子是谁,以确保不会出现同名同姓误认的情况。

四娘被刘季举到脖子上,小手一排排将上面的名字指过去,先是惊喜一叫,而后又“唉”的低头冲阿爹叹了一口气。

“是利叔!”大郎也看见了以开阳县金石镇刘家村为开头的榜名。

下意识和四娘一样,以为是自家亲爹的,但其实是刘利的名字。

刘利还没看见呢,闻言心中一喜,又不敢确认,连忙跟着大壮一起来到榜下确认。

“少爷,是你!”大壮惊喜喊道。

这样的声音在周围接二连三响起,中者欢欣鼓舞。

秦瑶数了数排名,一等第一名写着齐仙官的名字,随后是其他不认识的,二等第三上看见了丁适的名,但现场人流太大没能见到本人道声恭喜。

吃不起

“刘利二等十三名,很不错的成绩了!恭喜啊!”秦瑶笑着对刘利说道。

刘利激动的冲秦瑶笑了笑,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,看着榜单上的名字,一遍遍确认。

四娘兄妹不信阿爹不能上榜,从头到尾全部看过两遍,最后却不得不认清现实。

正试确实不是运气好就能考中的,需要的是真才实学。

而他们亲爹,肚里并没有几滴墨水。

“唉~”龙凤胎叹气。

大郎和二郎对视一眼,只得羡慕的看向刘利,“恭喜利叔上榜。”

“谢谢、谢谢!”刘利欢喜道谢。

他没想到自己一次就能考中,只觉得一切都不太真实,还是大壮拉着,要不然都不知道要随着人流转到哪里去。

秦瑶看了刘季一眼,“你不跟人道声恭喜?”

刘利刚刚还安慰他下次再接再砺呢,咱也不能因为没能上榜,就连声祝贺都没有了吧?

刘季拒绝说话!

这几日他总做梦,梦到那位站在考桌前盯着自己的监考大人,指着他的鼻子说:老子很看好你,必让你上榜!

结果,就这?

虽然知道自己也就是来走个过场,体验一下正式科考的感觉,可真变成了走过场的,那种期望落空的感觉,还是很不好受。

秦瑶看刘季迟迟不开口,也懒得再说他。

刘利和大壮要去府衙办理后续手续,两家暂且分开。

回去的路上,秦瑶一回头,父子五个就顶着相似的面孔,“唉~”的叹一声。

好好的小孩子,弄得老气横秋,一个个小老头似的。

秦瑶本想随他们去了,但实在是受不了这消极的氛围,走到客栈门口时,停下转身。

“刘季,认清自己的不足有这么难吗?”她皱眉疑惑问道。

刘季不知在想什么,半晌才抬起头来,点了点头,而后抬手一指大堂内挂着的冰浆招牌,“吃一碗冰饮,马上就能好。”

身旁四个小的立马露出鄙夷的神情,果断站回阿娘身边,一言难尽的看着亲爹。

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!

秦瑶见他还能提出这种无理要求,就知道人绝对没事,轻嗤一声,“我看你想屁吃!”

刘季:“娘子,不要讲脏话。”

秦瑶眼睛危险的眯了起来,沉声道:“榜已经放了,准备准备,后天一早出城回家!”

刘季看她要发怒,见好就收,忙应下,老老实实跟着娘五个回了客房。

不过从大堂经过时,眼睛总忍不住往其他客人面前的冰饮上瞟。

但一看招牌上的价格,先前还八十文一碗呢,这会儿直接涨到了一百八十文一碗。

刘季啧啧摇头,“吃不起、吃不起”

今日城中米价又涨了一大截,这府城百姓手里有钱,不但吃得起高价米,还吃得起肉饮得起冰。

但这城外是何光景,就不敢想了。

巨大的贫富差距,到了府城里更加明显,城中百姓普通一顿饭食就能顶乡下人家好几顿。

听说邻府都在闹饥荒了,这边的少爷小姐们还能继续饮茶作诗,家里余粮充足,仿佛都感觉不到外头的变化。

这米面油粮,瓜果蔬菜,每日都有护卫家丁从城外庄子上运进来,生活好不逍遥。

刘季看得既羡慕,又嫉妒,恨自己没这个命。

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无用,恶妇后日便要启程,他还有得忙活呢。

这一家六口在路上的吃食,得好好准备准备。

来时带的五十斤面粉终于要拿出来用了,现在城里这粮价,刘季脑子抽风都不会去买。

一斤细米已经要价到九十文。

每日去菜市买菜,他都要被这米价吓一跳。

可回来跟家里恶妇一说,人家居然一点不着急,还笑着说:

“还能有高价粮买,就说明问题不大。”

等到米铺都关门了,那才可怕呢,现在这才哪到哪儿啊。

秦瑶嘱咐刘季把路上干粮准备好,又让四个小的抓紧完成今日功课,然后自己把自己的行李提前收拾好。

安排好父子几人,秦瑶又出门去了。

先到木材行找方掌柜确认第一批木料的运送情况,得知木材已经开始送进刘家村,放心不少。

两人又确定了后续的木料数量和送达日期,一切安排无误后,秦瑶才离开。

之后又去了福隆商行,没能见到二掌柜蒋文,只好拜托伙计帮忙转告她要回村的消息。

从商行离开,赶在镖局还没关门之前,花几十文钱打听了一下现在外头的情况,秦瑶这才返回客栈。

刘季领着大郎二郎两个小帮手在厨房做干粮。

留二十斤面粉路上弄点热乎的汤面或是疙瘩,余下三十斤面粉,都做成烤饼。

这东西好存放,一下子做够量,能吃一路。

就是太干了,凉了后硬邦邦像是头盔。

不过路上也就四五天,忍忍就过去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